【论文摘要】目的:应用抗菌药物,分析其在围手术期临床上的表现是我们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方法:调取2011年全年在普外科住院并实施手术患者的病历档案,并从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档案。调查研究他们在围手术期前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患者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无一例外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100%;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和硝咪类等药物,而且药物使用多在手术之后。研究发现,在手术前使用且不大于2h的患者占58%,大于2h的占到了37%,其余的患者则没有使用任何抗菌药物。结论:强化在围手术期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剂量的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水平,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在普外科患者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比较多,因此也是管理抗菌药物的重点时期。为了减少手术之后的伤口感染的发生,讨论抗菌药物是怎样被使用的,以及如何能提高抗菌药物用量少而疗效好的使用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对2011年普外科围手术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可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调取2011年全年在普外科住院并施行手术的患者档案,从中随机抽取200份患者档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2方法
把抽取的患者档案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数字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因诊断,手术的名称、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名称、种类、起止时间、使用方法以及剂量。对上诉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数据技术采用方差校验的原理。
2 结果
2.1 抽取档案的患者的基本情况
在200份患者档案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115例;年龄平均49.66岁;平均住院时间16.21天;治愈率达到87.5%。其中进行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有132例、Ⅱ类切口手术为46例、Ⅲ类切口手术为12例。
2.2 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
200例患者中无一例外全部使用过抗菌药物,药物主要涉及9个大类的32个品种。使用率最高的为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类、硝咪类等。使用频次位列前十的排序见表1。大部分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少部分为外敷或者口服。单一类的用药43例(21.5%),二联类用药104例(52%),三联类用药37例(18.5%),四联类用药16例(8%)。
表1:抗菌药物使用频次位列前10的排序
药名 药品类别 使用频次 百分比
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 氨基糖苷类 187 21.59%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硝咪唑类 165 21.36%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 青霉素类 135 15.89%
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 氨基糖苷类 108 12.47%
注射用替考拉宁 73 8.43%
甲硝唑注射液 硝咪唑 51 5.89%
硫酸异帕米星注射液 氨基糖苷类 42 4.85%
注射用盐酸头 第2代头孢菌类 39 4.50%
注射用萘夫西林钠 青霉素类 35 4.04%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 第2代头孢菌类 31 3.57%
合计 866 100%
2.3 抗菌药物给药时间
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为2d~23d不等。其中手术前没有用药10例,手术前不大于2h用药的116例,大于2h的74例。手术之后用药100%。其中停药在不大于2d 的5例,3d到6d的139例,大于7d的56例。下表普外科围手术期临床药师给药时间统计。
表2:普外科围手术期临床药师给药时间统计
使用时间 Ⅰ类切口手术 Ⅱ类切口手术 Ⅲ类切口手术 合计
术前<2h 45 58 3 116
术前>2h 23 35 16 74
术前未用药 7 3 0 10
术后<2d 1 4 0 5
术后3d到6d 54 77 8 139
术后>6d 16 38 2 56
2.4 临床标本细菌培养
根据档案中记载统计,出现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细菌感染的患者总数达到2.5%,采集被研究患者的相关临床标本共34例。
2.5 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现象
研究还发现,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的48例,基本符合规范的66例,而不合理的达到86例。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给药的时间不恰当,手术后用药的时间过长,药物的选择、剂量以及使用方法不规范等。下表统计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恰当的原因。
表3:统计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恰当的原因
原因 病例数 百分比
选药不恰当 8 9.3%
给药时间不合理 44 51.2%
药物剂量和方法不规范 12 14.0%
手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22 25.5%
2.6 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依据手术的种类以及手术后最容易感染的病原菌,还要结合患者自身的抗病菌的能力。一般地医生都会选择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易于患者接收的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对主要感染病原菌为葡萄球菌的手术通常选择注射替考拉宁、青霉素类,而格兰阴性杆菌、甲硝唑则主要用于无厌氧菌的感染。预防用药的起点要高于治疗用药,且频繁换药在无医生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以一天为准。
3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通过此次病历档案调查,作者发现在在我国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的法规颁布之后,在普外科围手术期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进。药物的选择,使用时间上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仍然不很理想。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3.1 预防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起点选择高
理想状态下手术期的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应当首先考虑高效的杀菌能力,所以应选择广谱抗生药等能覆盖手术部位可能所感染的绝大部分病原菌,同时也应该适当的考虑药品价格因素。导致患者发生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的病原菌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于这些菌类,一般来说,头孢菌素的选择通常是第一位的。相关用药规范也对抗菌药物的选择做了详细的规定,建议预防性的用药首选头孢唑林及头孢拉定,而在本院的研究过程中却发现:Ⅰ类切口手术中仅有86例符合上述要求,其他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物大都是三、四代的头孢。广谱性的抗菌药物尤其是第三、四代的头孢药物并不适合轻症感染及预防用药的需要。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是以胃、十二指肠以及结直肠手术为主要类型,其可能感染的病原菌大部分是厌氧菌类型,这时才用得着三四代头孢药物。
3.2 术后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过长
研究患者病历档案发现,联合用药占到总用药的84%,Ⅱ类切口手术大多是三联四联性用药,试验中56例患者的用药时间在手术后超过了6d,而规定手术后预防性用药的时间一般为3d以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联用,可获得叠加的作用并且可以避免耐药株的产生,但是盲目进行药物联用,却会适得其反。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来说,单一的药物预防就足够了,无需进行药物联用。
研究结果显示,医院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必须引起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正确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加大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给药时间、剂量方面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使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玛依拉·阿不都克力木,金小越.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J].医学信息,2012, 25(3):102-103.
[2] 谢爱华.531例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 23(6):56-57.
[3] 张遂.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 24(6):89-90.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