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论文服务

透视中医药信息化

时间:2013-03-20来源:易品网 点击:
中医药的信息化发展在近年来也越来越受重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总结分析了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而中医信息化服务与中医医疗,存在其独有的特点。电子病历如何实现结构化?临床术语如何实现标准化?信息数据怎样为医疗、管理及科研服务?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之路上,我们面临重重挑战。 
  中医信息化如何借鉴西医信息化的建设经验,并融入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特色?本期“EHC圆桌论坛”将通过汇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署思想、各中医院院长建设思路以及各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和相关专家的工作感悟,梳理总结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要点、难点,以及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热点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之路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在近几年加速发展,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信息化建设也进入冷静分析和研究探索阶段。对于中医药信息化,更要吸取西医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充分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十二五”紧抓中医药信息化 
  进一步加强标准建设与推行,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 
  陈伟 
  在“十一五”期间,卫生信息化迅猛发展,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发展并没有跟上大卫生的脚步。在“十一五”,几乎没有涉及中医药的重大国家信息化项目。我们要力争在“十二五”改变这一现状。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大卫生后特别写明“含中医药”,这种提法是前所未有,同时将完善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列入七项重点任务之一,表明了国家对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各项具体任务与目标,中医药各信息团体和化组织、机构是建设的牵头者和实施者,应充分发挥三个平台作用。首先,要紧紧依靠国家和各地卫生信息机构和有关专家,共同推动和促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第二,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科研单位在中医药信息化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下一步将在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临床科研数据中心、中医药信息统计中心等,承担中医药科研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开展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工作等。第三,充分发挥高等中医药院校作用,承担中医药教育信息化和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重点学科信息管理共享平台建设等。 
  与卫生信息化相同,中医药信息化面临着三大挑战。首先是组织管理难,从中央到地方无专门中医药信息管理机构,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其次是信息化人才稀缺,特别是既懂中医药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性人才尤其匮乏。第三,信息规范和标准短缺。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既是管理者,也是投资者,前者承担建设规划的制定、产品认证、标准选择,后者承担标准开发、方案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等,为各地医疗机构提供服务支持。随着信息互联互通,政府的权力、资金是有限的,只有靠标准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标准形成机制是影响标准应用的关键问题,信息标准制定应变政府决定机制为政府、行业共同决定的信息技术标准形成机制。目前应加快制定和出台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表,进行标准分类,明确哪些需要政府批准,哪些标准只需备案。政府制定的信息系标准,必须行业广泛参与并形成共识。我们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医疗机构、学术团体承担和参与信息标准制定工作。 
  发展难度在于投入不足 
  做到一把手工程才会有资金的投入。 
  傅昊阳 
  与西医信息化相比较,中医信息化在国家资金投入、各级地方资金投入以及医院的资金投入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在人才培养和开发商的软件成熟度上也落后于西医。中医信息化较西医信息化更为复杂,除了基本上囊括西医信息化的内容外,还要把中医特色的东西全部加上,做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时候难度也比西医大很多。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中医信息化建设的任务目标,并以“服务应用,惠及居民;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政府主导,合力建设;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基本原则。的确,如果没能改变投入不如西医、人才不如西医、开发商也觉得没太多利润的现状,中医信息化发展难以做好。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解决发展难题的方式。 
  中医信息化想做好,首先要加大投入。信息化建设对中医医院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力,迫切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最好能做到一把手工程,重视了才会有资金的投入,才有可能做好。其次,要加大中医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而真正有经验的人才仅靠目前的大学教育很难做到。这方面可参考西医的住院医师培训模式,在大型中医院建立全国的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为国家培养一些真正有实战经验的人才。还要注意中医信息化人才的激励机制,从职称、待遇等方面留住人才。第三,要对进入中医医院的软件开发商进行一些规范,保障在中医医院上线信息系统时能符合我们中医医院的要求才行。目前很多基层的医院根本无法把握系统的优劣,系统一但上线,几年后想换就难了,以前的数据也很难利用。 
  趋势 
  信息化发展依靠重点学科建设 
  “中医信息学”和“中医临床信息学”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将能有效地汇集专家资源、临床资源和院校资源对中医药信息化项目进行规范化地研究。无论从信息化建设角度,还是中医药发展角度,信息学学科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 
  学科建设促进中医信息化 
  学科建设促进临床信息标准研究、临床科研与创新以及人才培养。 
  沈崇德 
  中医信息学作为医学信息学的一个分支,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范畴及学术原则,具备作为一门学科所应有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建立“中医临床信息学”学科将对中医信息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促进中医临床信息的标准研究。中医名词术语的不规范、辨证方法的不统一,给中医信息化来很大的困难。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对中医诊疗数据的采集、传输与结构化存储都离不开信息的标准化。其次,促进中医临床科研与创新。中医信息学为中医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提供方法论和技术支持,促进中医临床数据分析与利用。通过医疗业务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和临床研究平台,分析符合中医药及针灸复杂干预和个体化诊疗特点的临床辩证规范和临床评价方法,辅助中医的临床决策,能够发掘中医药疗效优势。此外,学科建设还能促进人才培养。中医信息学的发展需要一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大力培养中医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医信息学的发展。 
  中医临床信息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应当是促进中医临床信息数据的有效利用,探索中医临床信息数据的知识和规律发现方法,推进中医临床经验的传承与传播,推进中医医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重心放在中医临床 
  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偏重文献情报学,中医临床信息学缺位。 
  王映辉 
  中医临床信息学学科应该像肿瘤学科、糖尿病学科等一样,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充分体现信息科室人员自身的价值,促进信息学领域更多权威专家的出现。 
  中医临床信息学不仅仅是为信息中心服务,而是为整个医院、整个中医发展服务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9年启动了一批中医药信息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由于学科建设单位在学科特长、人才条件等方面的局限,在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与研究,尤其是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偏重文献情报学,中医临床信息学缺位。中医学是一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科学,中医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中医临床实践。实现学科建设要从以文献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 
  中医临床信息学科是中医药信息学的分支学科,是遵循中医药理论和规律,突出中医临床特点和优势,通过创新开发信息科学方法、计算机科学方法和知识管理方法,研究中医药学临床实践活动中的信息及其运动规律,以提高中医药知识的利用,促进临床疗效提高、经验传承和中医药理论发展。学科建设应该要从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管理水平这六大方面去考虑,这需要医院内涉及信息化的相关人员与其他相关的部门整体配合一起做工作。 
  热点 
  特点鲜明的中医电子病历 
  电子病历的标准化、结构化程度,直接影响了院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效果,也关系到临床数据对于公共卫生管理、医院决策支撑、医疗项目研究的支持作用。中医电子病历更因其区别于西医的特殊性,成为更加复杂的难题。 
  标准测试是信息化发展奠基石 
  6家中医院成为电子病历信息标准试点。 
  陈伟 
  2011年10月卫生部出台《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2012年5月,卫生部启动组织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项目。以此为标志,预示着我国卫生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评方案,测试规范及有关管理办法制定工作拉开帷幕。 
  中医药信息标准应用符合性怎么分析,三级医院应达到什么级别,二级医院应达到什么级别,专科和民族医院如何分析等等,都是在信息化建设到了目前的程度后,测试评估工作需要考虑的内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参与卫生部组织相关方案论证时期,一方面在卫生信息标准和项目测评方案中特别明确了对中医电子病历标准模块的要求,改变以往综合医院对中医电子病历标准与应用纳入不够的局面;另一方面,为推进建立中医药信息标准应用监管工作机制,保障中医药参与医改和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近年分别设立并开展了中医电子病历信息标准应用符合性评价指南、现行卫生信息标准在中医药领域适用性研究项目、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管理评价指南、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标准等工作。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通过项目评价与测评,能够清晰地界定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内容与需要达到的标准。其研究成果可作为国家对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和工作效果评价的客观依据,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导航”,可有力促进中医药信息化顶层设计与战略成功实施。 
  信息化关系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信息化基础体系构建关乎中医药学发展。 
  刘保延 
  中医的特点在于以外揣内,利用外在表现来了解内在的变化。中医的“望、闻、问、切”,是靠人工来收集信息和总结规律。但这样的效率不高,大量的临床信息实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数字化使信息利用的速度和方式发生革命。能否把中医药信息化基础体系构建起来,关乎到中医药学能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为充分利用临床信息,构建一套适合临床诊疗、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至关重要。电子病历的完全结构化,从技术角度是可实现的,但从目前临床业务角度是有难度的。所以现在的中医电子病历基本是以结构化为主的数据采集系统。 
  中医电子病历存在独特之处 
  要满足信息结构化采集要求。 
  沈崇德 
  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功能框架中充分体现中医诊疗特色的功能模块包括四诊模块、处方模块、中医评估模块、中医辨证模块、中医诊疗计划模块、中医治疗模块、针灸模块、中医病历质量控制、中医护理等模块。 
  中医电子病历有其特点和难点。中医病历包括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诊疗信息,因此中医电子病历信息量较同类西医电子病历信息量大。中医电子病历的结构既要满足医疗、法律、管理的要求,还要满足中医临床信息结构化采集的要求,例如,舌苔图像、脉象波形等数据存储,并做到高度结构化,以便对中医四诊信息中的定性描述进行量化记录。中医在诊断方面缺乏客观、定量的指标以及存在用语不规范的普遍现象。中医处方及中药配伍与西医处方和配药有很大不同,中医处方中中药的特殊煎法需要在药物名称的右上角标注,如“生附子先煎”、“薄荷后下”、“车前子包煎”、“阿胶烊化”等。此外,中医临床路径和系统间互联互通的难题也需攻克。
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做的工作:一是加快中医药标准化进程,建立统一全面的中医诊疗术语词表和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体系。二是设计具有中医药特征、符合中医药临床模式的高度预结构化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同时探索中医临床路径系统、中医质量控制系统等的建设方式。三是研究基于中医电子病历的信息集成平台,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实现基于平台的业务协同与业务监测;建立中医临床数据仓库,为临床管理的决策支持、中医药科研与传承提供服务。 
  电子病历向集成化发展 
  关注集成技术是否成熟。 
  王映辉 
  从2002年开始,我们医院着手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建设。当时结构化电子病历的概念刚刚兴起,为了深层次的分析挖掘中医电子病历的特点,我们与一家公司合作进行研究探索,最终做成中医的结构化电子病历。从2011年开始,医院把电子病历系统与HIS系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医院整体电子病历信息结构。 
  目前,建立医院内部集成平台的项目开始火热。电子病历是一个患者在医院环境中产生的成体系的记录,所以患者在医院里进行的一切服务记录都要集成在病历上。现在有的厂商称其集成平台做得已经比较完善,在平台中工作和管理更加方便。然而,我们普遍还在担心集成平台技术是否真正地成熟与稳定,它跟电子病历、跟现有系统怎么衔接,是否不影响正常业务,是否能保障安全性等。这些方面是电子病历向集成平台进一步发展需要正视的问题。 
  电子病历评级指明方向 
  医院要仔细理解评级内容。 
  傅昊阳 
  中医医院的信息系统中不仅需要采集西医所需的所有信息,还有很多特有的内容需要在系统中采集,一些信息还需要特殊仪器来配合采集。中医不像西医一样有公认的理论体系,中医的病历描述、诊断、治疗等也不像西医一样规范,导致数据分析的预处理较难。因为与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中医的数据分析目标也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此外,中医还会有一些有特色的系统,如慢病管理系统、体质辨识系统等。 
  电子病历评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些标准,可为信息系统建设作出指导。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不能单纯为“建设一个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医院”而奋斗。面对电子病历评级,医院还是要仔细理解评级的具体内容,评级中内容的指导方向是很好的。在评级指引下,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做出一些系统的调整还是很有意义的。 
  结构化病历不会废掉中医 
  信息技术将更好地服务中医。 
  胡铁骊 
  我不同意“结构化电子病历会废掉中医”的说法,但中医药的特点决定了中医电子病历标准化、规范化的问题更加突出,结构化更难。在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坚持辨证论治的原则,设计和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更好地为中医的医疗、护理、教学和科研服务。 
  中医电子病历应当在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上实现结构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在系统中可嵌入预制的中医辨证模板,在减少查阅文献时间,加快病历书写速度的同时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中医电子病历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和数字化的工作,探索四诊的客观化、定量化。要在电子病历中以结构化、标准化的方式记载四诊的内容。 医嘱处方部分设计也应注重符合中医处方君臣佐使、复方与协定方、禁忌检查等特点。 
  热点 
  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 
  中医临床术语规范化,是中医学术界长期讨论的话题,它是中医药数字化最基础的工作。如何在中医特有的临床术语系统、全面地规范化,并符合中医医疗模式的特点,是进一步增强中医信息化应用效果的必要条件。 
  临床术语亟待规范化 
  标准术语实现表达一致性。 
  胡铁骊 
  规范化和数字化的中医临床术语应该是一部具有权威性和浓郁的中医特色、与世界水平同步并兼容、易于被计算机处理和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的中医临床标准术语集。 
  中医临床术语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实现中医电子病历表达的一致性、可比性和科学性,是中医信息化、中医电子病历以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一个最重要支撑,其意义和价值在于能够有效提高中医临床信息采集与数据挖掘的速度与效率,有助于临床信息经过采集、存储、传输直至利用的多个工作环节保持其完整性。基于数据进行的中医临床科研工作将会更具科学性,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更强,中医药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及可应用性会显著提高。 
  中医临床术语广泛应用于中医电子病历中的病程记录、电子处方、医嘱录入、检验报告、文献编码、统计处理等工作中,而且具备了信息化、标准化特征要素。国家层面应该全面主持并成立工作组,集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以及统计专家,充分利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临床科研共享系统,广泛收集、整理、研究中医临床术语,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数字化,与国际通行的方法学接轨,及时推广应用并持续修订改进。深化推进中医临床术语的标准化工作,使中医临床术语标准真正在信息化临床科研工作中发挥作用。 
  难点 
  信息数据怎样支持运营管理 
  信息化应用的新兴领域在运营管理上。随着临床大数据的收集、物联网技术的融入,医院的运营管理逐渐变得更有效、更简单、更精准。如何构建全过程、多方位、自动化的运营管控系统,将成为信息化具体应用的下一课题。 
  HRP系统成为运营管理根基 
  信息化系统的能全面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能力。 
  沈崇德 
  医院数字化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和高效运行的有力保证。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对提高医院的质量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精细化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运营管理重点围绕人、财、物展开,涵盖管理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医院运营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除了建设常规的信息系统外,还需要部署一套较为完善的医院资源管理(HRP)系统。HRP系统一般包括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医院协同办公系统和医院决策支持平台等。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部署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数据集成、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BI工具建立决策支持体系,基于PDCA理论建立业务监测管控体系;进而引入物联网技术,引入智能楼宇控制技术等,实现更为细致、更为多元的管理和控制。
运营管理平台的建立,云技术的运用,信息的整合等,能够全面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能力,实现医院人、财、物、资金的统筹管理和科学管理,实现对医院经营管理的全面精细化控制。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人力档案管理、劳资管理,提高人员的利用效率;物流管理系统让医院实现精准管理,减少库存对资金的占用,实现卫生材料等使用的追溯;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医院的实时运行状况和各方面的绩效考核结果。通过战略决策平台与业务协同平台有效集成,实现医疗机构从战略目标管理、战略绩效分解、战略绩效监控到战略运作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运营管理平台将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应做到集成、协同、精细、智能。 
  樊俊芝 
  医院信息化应该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医疗业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一个是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平台。作为医院管理者,我认为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容忽视。目前许多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往往是重医疗,轻运营。绝大多数医院围绕医疗业务管理的HIS、LIS、PACS、移动护理等信息系统相对成熟,并已实现网络化,为医疗业务管理提供了流程优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支持,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而对于医院运营管理,应该说整个行业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大多数医院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等方面,尚不具备网络化信息系统,即使有部分管理系统也相互独立,功能相对单一;应用于管理决策的数据信息提供不及时、不准确、不充足;人、财、物管理分离,使得医院管理成本高,运营效率低,收益差。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政策的出台,医院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对医院的监管力度加大、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实施、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新型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多元化办医等等。这都对医院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医院管理必须从患者、支付方、提供方和社会多角度整体考虑医疗服务获得的效果,包括疗效、成本、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医院需要寻找促进和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的方式,推进“人财物”、“医教研”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支撑医院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转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运营目标。构建医院运营管理信息化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医院运营管理问题成为必然。 
  依我的理解,医院的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应该做到集成、协同、精细、智能。在应用上它分为三个层面,即业务层、管理层和决策层。业务层服务于整个医疗业务科室,为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方便患者就医、降低医疗风险提供数据查询;管理层是核心层,实现有机集成、资源共享、管理协同,包括资产、财务、人力资源、绩效、科研、教学等管理;决策层为高层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经营分析数据,从而提高医院科学决策能力和决策效率。 
  自动数据报表辅助运营决策 
  信息化系统对行政管理的支持,很大程度围绕应用系统报表和数据仓库。 
  牛晓暐 
  按照医院行政管理角度,我院信息系统可以划分为医疗、科研、教学、后勤、行政这五个部分。信息中心通过不同系统的数据汇总,实现各种报表的生成。在医院个部门业务系统中,我院除了使用应用系统外,还建立了一个数据仓库,把所有相关系统直接送到数据仓库中,以便方便调取并进行处理与展示。以我个人的体会,信息化系统对行政管理的支持,除了流程控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应用系统的报表和通过数据仓库进行相关的挖掘整理的报表。 
  在应用系统的报表方面,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应用系统建设以后产生的报表不但符合用户的要求,还要符合医院管理层及上级管理单位的要求。医管局的管理模式跟原来卫生局不太一样,不按照原来的法定统计报表要数据,要的数据都比较特殊,我们制作设计报表时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系统规划的时候要完善,相关的数据提取与相关的系统规划要考虑到,而且数据采集一定要全面。因为很多情况,在建设系统时还没有相关要求,一旦今后有了统计的需要,系统记录的原始数据就格外重要。 
  在集成化比较好的医院中,成本指标通过各个业务系统可以轻松获取,包括房屋水电在内的成本分摊方式,信息中心可以利用数据汇总的结果,生成成本核算报表,让管理层能直观地看到这个结果。 
  我们从各个系统获取信息,统一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用以总结业务系统报表里没有的数据。使用数据仓库进行数据的转接,可以分别针对中医特色诊疗的一些相关管理检查指标进行统计总结,还可以满足对如检验仪器的工作量、登记报告时间差等等特殊的数据要求。 
  加强中医信息化数据利用 
  信息化数据利用的实践,应充分利用国家中医药三级平台的建设机遇。 
  胡铁骊 
  中医信息化的数据未能充分利用是目前中医药信息化工作中一个薄弱环节。中医信息化建设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新阶段。 
  但是,信息化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对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病人等大量的信息的需求,网络化运作和数据利用,还处于手工模式的半自动化状态,导致有些管理者称之为用马鞭驾驭高速列车。 
  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数据的产生与利用的冲突,业务系统定期卸库与需求长期在线矛盾,造成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利用的冲突。二是没有合适的工具将数据挖掘出来,提供数据分析,指导医院的管理和决策。三是没有一整套中医信息自己的标准体系和指标体系,也没有信息分析利用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的指导。 
  加强中医信息化的数据利用,应该根据中医信息的特点、管理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国家中医药三级平台的建设机遇。做好中医信息利用总体框架设计与研究的顶层设计,加强网络环境下信息分析与利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制定中医信息利用的需求分析和资源规划,建立一个面向不同需求用户的信息分析与利用的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资源库,研究制定中医信息指标体系研究制定信息分析利用的功能规范、技术规范,促进中医信息资源在中医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决策中高效便捷利用,实现中医信息规范化管理,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