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手术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急诊手术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出现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由于病情急而导致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削弱了抗灭菌效果,从而容易引起手术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急诊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 护理
临床资料
统计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0日的急诊手术病人1319例,其中骨科病人349例(闭合性骨折208例,开放性131例),产科病人427,普外病人369,神经外科病人174例.
1. 急诊病人的易感因素
1.1皮肤屏障功能破坏
病人手术的切口和开放性创伤破坏了皮肤的正常防御功能,致使细菌直接进入皮下组织或更深部位引起感染.
1.2炎症反应异常
车祸伤、跌伤等所致的手术病人因创伤组织出血、水肿、缺血、坏死或创口内留有异物、血凝块和手术部位时间过长、组织水肿、缝合材料的使用等均可抑制巨噬细胞向微生物趋化、聚集而致炎症反应异常,导致手术感染.
1.3机体防御力下降
开放性创伤伴有大血管损伤,内、外大出血病人因血容量下降,机体防御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危险.
2.急诊手术的感染途径
2.1病人皮肤携带病原菌
病人因病情紧急,急需手术治疗,来不及进行术前皮肤清洁准备,皮肤上携带的寄生菌、致病菌通过切口进入组织感染.
2.2感染病灶和空腔脏器病变
感染病灶的细菌通过任何接触伤口的敷料、物品向周围组织散布;手术过程中对体内的感染灶进行切开或穿刺,可使正常组织受到污染;胃肠穿孔、出血、梗阻的病人细菌极易通过术中使用的器械和敷料污染周围组织而造成感染.急诊手术患者未做术前常规检查,在术中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在术中也极易被锐器损伤[1],已有资料显示,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常见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且1次即可感染[2],也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
2.3工作人员
手术者的手是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来源,急诊手术时因抢救的需要,术者在有的情况下难免会不规范洗手,术中一旦刺破手套,手就成为重要菌源;术者和其他工作人员头发上的菌尘及暴露皮肤的有菌皮屑落入切口;当抢救大出血病人术中因血液、汗液浸湿手术衣时细菌更易穿透;另外麻醉人员在气管插管、各项麻醉穿刺中操作不规范,均会导致感染的发生.
2.4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危重病人手术急救需较多人力、物力的多方面密切配合,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空气的流动性增大而增加手术感染机会.患者术前准备不全,物品准备不完善,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手术间门开闭次数增加,手术室空气净化效果减弱,影响了空气的洁净度[3].
3.感染的预防
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感染预防可分为术前护理预防、术中护理预防和术后护理预防及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
3.1术前护理预防
手术间使用应合理分配,医院可设立急诊手术室或手术室每天预留急诊手术间.手术间由专人管理,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备齐常用物品,过多的清出手术间.术前手术间内空气和其它物品:麻醉监护系统、呼吸机、无影灯、负压吸引器、手术床等应保持在合格备用状态,达空气培养细菌总数200cfu/m3,未检出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合格标准.如无备用手术间,急诊手术间必须按接台手术消毒方法进行术前消毒,手术间彻底清洁后采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照射消毒.加强患者的管理,由绿色通道直接送到手术室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在术前接受室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换上手术衣裤,备好局部毛发,包括脑外递头;对术中患者的呕吐物、肠内容物等及时清除,封闭后入袋,减少对手术间空气的污染.正确摆放好病人体位,尽量减少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翻动,以免带菌飘浮物沉降于无菌区.给病人输液、输血时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污染.洗手护士按要求备好无菌台,注意检查无菌包是否达到合格要求,如有效期、化学指示卡、胶带及包装是否完整等.术者洗手应规范,严格执行手的消毒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术中手套破裂未被及时发现时,防止细菌从术者手上转移至手术部位.
3.2术中护理预防
为了防止细菌落入切口和感染病灶向周围组织散布,必须把好各个关键环节,确保手术安全.术中手术间门窗应严密紧闭,防止污染空气进入.为减少空气流动,可不安排手术参观.加强手术人员管理 按规范严格要求入室的人员的数量及着装,手术间固定存放常规一次性物品,充分准备特殊物品,减少巡回护士频繁出入手术间次数.规范洗手洗手消毒是控制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规范洗手,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患病人员禁止参与手术.术中所有工作人员均应注意保护无菌区,疑被污染,立即更换.洗手护士保管好无菌台面上物品不被污染,摆放及传递手术器械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用过的器械及时擦净血迹,以减少细菌感染及增生.切除感染病灶或空腔脏器如胃肠的刀剪应视为污染而与其它器械分开放置.为缩短手术时间,洗手护士应密切配合手术,手术器械和用具应使术者得心应手.术者的手术衣被血液、汗液浸湿或手术中中单被血液浸湿应立即更换.手术开始后通向室外的正门不再开启,室内人员应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如叠单、做敷料、整理麻醉用物等.如患者置引流管,需准备合适的引流管,其放置位置应在距切口较远的体壁,以防妨碍间质细胞覆盖空腔脏器吻合,从而延迟伤口愈合,增加感染发生率.术中缝合切口前后备好碘伏纱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选择组织反应小的缝合线,缝线不宜过紧过密,缝合后不留死腔.切口敷料不宜太厚密,否则影响汗液蒸发,而温暖、潮湿的皮肤又会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条件.
3.3术后护理预防
重点是术后物品的处理和手术间环境的处理.器械物品的处理原则是消毒、清洁、再灭菌.用过的可回收布类、敷料入袋封闭运送洗衣房处理,一次性使用物品按规定分类处理.手术间物品采用湿液擦拭,地面、墙壁湿式清扫,基础清洁完毕开启紫外线灯进行空气照射消毒.麻醉及呼吸器械、管道亦给予相应的清洁消毒灭菌措施后备用.
3.4做好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诊患者对突然发生的疾病或伤害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当疾病或伤害发生后患者心理马上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患者过度焦虑、紧张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生理反应的应激可以抑制机体天然防御机制,使炎症扩散,此时护理人员应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有助于患者手术伤口更快的愈合.
4.小结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护理要点和操作流程,加强业务学习,及时发现手术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杜绝切口感染,减少病人的住院治疗天数,降低病人医疗费用支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 程珊,潘更,罗惠.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潜在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1.16:367-368.
[2] 胡辉,杨志纯.外科病区危害因素对医务人员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1.7(5):43-44.
[3] 刘莉,陈卫珍,杨建烨等.洁净手术室术中器械和空气的细菌学动态监测[J].护理学报.2008.15(8):71.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