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祖智慧与文化的结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演变,在电影、电视等新视觉媒体的冲击下,精通、欣赏戏曲的人越来越少,古老艺术的传承陷入了窘境,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作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漳州布袋木偶戏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据载“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台湾省等地。其表演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木偶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它是一种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独特风格、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
现在漳州人对布袋木偶戏的普遍印象,是过去搬张小板凳到庙口搭设的木制彩楼下,引颈翘首看着演员们拿着手掌般大小的布袋木偶戏,上演着三国演义等传统剧目。但如今在新视觉媒体的冲击下,已经很少能看到传统布袋木偶戏的表演了,因为只有极少数的庙宇在逢年过节还会请一些民间的布袋木偶戏演出了,现在漳州唯一的专业团体——漳州市木偶剧团也是极少下乡演出。为了改变现状、谋求发展,漳州广播电视网络中心与漳州市木偶剧团一直在合作探索,把传统和创新的节目搬上了银屏,让这一传统技艺有了视频的记忆。
诸类别媒体中,电视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舆论传播平台和公众娱乐媒介,其节目本体也日益成长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文明传承、舆论引导、大众娱乐的社会功用。在社会潮流急剧变革时期,对自身角色定位和媒体责任的自省,是电视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笔者从2006年接触木偶电视拍摄以来,共拍摄制作了木偶折子戏十余部和大型木偶连续剧两部,所有剧目都是在摄影棚采用模拟实景拍摄。从戏曲电视的角度来看,电视木偶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舞台剧,而是要在更高阶段上发挥电视的优势,用摄影镜头进行立体拍摄,使得观众能全方位欣赏木偶艺术。
中国戏曲的核心,不是模仿而是传神。在传统的木偶剧演出中,观众只能从一个角度观赏全景式的表演,演员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舞台空间变化也很难确的交代。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观众只能远距离地观赏,而作为木偶演员的动作尤为细微,观众往往没能清楚地观赏到。而屏幕中,这些特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现在的戏剧电视节目都是多机拍摄、自由切换,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演员表演,这无疑扩大了观众的视角,尤其是俯仰拍摄,给观众不同于剧场的视觉感受,增加了表演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我们在拍摄木偶采用多场景同时拍摄,把舞台空间和时空转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视的小屏幕决定了观众与电视的距离一般在二至三米之间,在镜头运用上也多中、近、特写镜头,由此使得舞台的远距离观赏变成了近距离的审视,这就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表演上的一点问题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何在实景环境中把握戏曲美的要素,就必须要求戏曲演员有扎实的戏曲表演功底,才有可能使电视戏曲艺术得以日臻完美成熟和发展。
拍摄木偶剧不仅是留下视频资料,更是把木偶表演艺术家的精湛表演艺术记录下来。就我们拍摄《卖马》中,朱亚来老艺术家表演的撑伞动作,她精益求精,做了不下二十次,我们一遍一遍地拍摄,最后留下了她最为满意的画面。还有在拍摄《雷万春打虎》中,国家一级演员洪惠君在表演老虎洗澡的那一段也是一丝不苟,我们拍一遍他看一遍,他利用拍摄镜头角度,把老虎演绎得活灵活现。最为一提的是国家一级演员庄陈华在拍摄《大名府》时已经年过花甲,尽管他出演守门官这个角色已不下万场,但他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还是那么的精准到位。他在镜头前演绎的守门官可谓是个活生生的小人物,但他对表演总是尽善尽美,只要有停歇的时间就下舞台来回看,觉得哪里做不好就重拍,直到满意为止。如果这些艺术家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话,可能就无法回头弥补,做不到尽善尽美了;也可能会因为年龄、体力等原因,不能把精湛技艺完美演绎出来。而通过电视拍摄则可以把他们的精湛技艺完好地记录下来,传承给后人。
虽说传统戏曲受到电影、电视、网络等新视觉媒体的冲击,但是还是有一批爱好地方戏曲的老戏迷或忠实观众,他们不仅痴迷于彩楼下的舞台,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也适应了看电视戏曲。虽然我们拍摄的木偶剧目为数不多,但这些戏迷还是会一直追着看我们播出的木偶节目,希望能通过这些戏迷的观看,从而带动下一代人对戏曲、对木偶的认识。
著名戏剧史家、文艺理论家蒋星煜表示:“纵观戏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汤显祖、梅兰芳、周信芳等大艺术家之所以成功,归根结底都是用了就当时而言的年轻方式来传播古老的艺术。由于时代发展的关系,地域、方言的变化,可能戏种在数目上会有减少,但是我相信,就艺术含量上而言,一定会增加。而用年轻的方式来传播古老的艺术,这本身就是一个高超的艺术。”
正如同著名剧作家罗怀臻所言:“要用年轻的眼睛、年轻的情怀和心灵来看古老艺术,如果没有年轻的眼睛可能会把古老的艺术看做古董,而有了年轻的眼睛,古老的艺术就是再生的资源。”
实践证明,电视媒体的介入,对于丰富戏剧表现手段、扩大舞台表现空间、畅通传播渠道、优化戏曲存续方式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进而促进了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戏曲电视作为传统戏曲嬗变的一种表现形式,既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又要保持和发展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风格。
戏曲文化伴随着中国的历史进程走了几千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戏曲文化不可能因暂时的低谷而退出历史舞台。优秀的历史文化瑰宝有待创新,电视戏曲有着得天独厚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只要电视戏曲和戏曲演员能够不断更新编创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定能推动和振兴戏曲文化事业,让中华民族这一精粹的艺术焕发出时代的活力。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