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艺术学 >
论文服务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弓弦乐器系列研究

时间:2013-06-27来源:易品网 点击:

独弦胡(琴),瓦语dinggonndeui(孤儿琴)或sijeng(颤抖的琴)。是云南佤族地区流传的唯一的少数民族弓弦乐器,是佤族的传统乐器,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

一、独弦胡(琴)流行区域的人文背景
  独弦胡(琴)是佤族特有的弓弦乐器,流行于云南佤族地区,主要是普洱市西盟、临沧市沧源两地。这一区域地形地貌独特,人文色彩丰富,因此也孕育了独特的音乐文化。
  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这一带山峦叠嶂,地势险峻,交通滞后,被称为“阿佤山区”。生活在这片山区的佤族把自己称为“阿佤”、“佤”,汉晋期间称为“濮”,唐代称为“望人”“望蛮”,元代“蒲蛮”与佤族有渊源关系,明代称为“古剌”、“哈剌”,清代称为“哈瓦”“卡佤”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统称为佤族,意思是“山地人”。佤族的宗教信仰是原始的自然崇拜,认为万物有灵,相信鬼神的存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十分频繁,部分地区信仰佛教或基督教。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大致分为布饶克、阿佤、和佤三种方言。与布朗语、德昂语比较接近,同时佤族与傣族的关系比较密切,他们的语言也有相互影响和借用。千百年来,佤族没有民族的通用文字,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创制推广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佤族文字。
  实际上,佤族用另一种方式,记载了自己的历史。在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勐省、勐来、曼帕、曼坎等地的山林中,至今仍保留着远古时代的崖画。据考古学者测定,距今有3000年。崖画采用当地的赤矿粉,用牛血调制,呈玫红色图案。内容为生产劳动、狩猎、舞蹈和原始宗教祭祀的场面。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人物多勾勒成三角形,面部没有五官,不同的四肢部位表现出人的活动、状态与情感。牛、猴、鸟等动物没有细节的刻画,线条粗略地勾勒出角、尾、耳等,把观者带到数千年前佤族人民生活的村寨。
  沧源崖画中似乎还有独弦胡(琴)的影子。虽然一些学者认为独弦胡(琴)仅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在沧源走访过程中,听到当地独弦胡(琴)演奏师们自己的一些说法:他们认为崖画(如下图)中展示的器具就是独弦胡(琴),或者是乐器的雏形。在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的他们看来,这种乐器应该是祖先们很早就创造出来了。当然,沧源崖画中还隐藏着很多的迷,至今都尚未解开,这也是它吸引世人的原因。沧源崖画分布在佤族聚居区,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们奉为“仙人”。而崖画上的那件器具,不管是不是当时的独弦胡(琴),还必须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独弦琴在佤族地区流传甚久并且很广,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独弦胡(琴),已经成为佤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代表。

二、独弦胡(琴)流行区域的音乐文化
  佤族地区的歌舞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在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祭祀等活动中,总有歌舞相伴。能歌善舞的佤族人民借鉴、改造并创造了很多乐器,和歌舞溶为一体,孕育出了佤族质朴、神秘、独特的音乐文化。
  佤族的音乐体裁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广泛。包括民歌、舞蹈、器乐、宗教祭祀等形式。民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玩耍歌、山歌、儿歌等。舞蹈有木鼓舞、舂碓舞、竹竿舞等。常用的乐器有打击乐器(木鼓、竹鼓、象脚鼓、鋩锣等),吹奏乐器(得、谷杆、佤笛、葫芦笙等),弹拨乐器(小三弦),弓弦乐器(独弦胡)等。歌、舞、乐相融合,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佤族人常说:佤族人的歌自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唱了。在田间地头劳动,在溪流河边玩耍,歌声随时响起。盖房、结婚、丧事、年节、串姑娘等风俗活动中,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唱,传情达意。宗教祭祀活动也离不开音乐,营造庄严、神秘的氛围。佤族的音乐以羽调式和徵调式最多,宫、商、角调式较少;旋律的构成三声、四声最多,也有五声,六声的,偶有变音,还有个别无调性的;节奏多为规整的单乐句、两句体、四句体,多体现为变化重复的发展特征;滑音、颤音、倚音的装饰技巧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性。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轮唱或一领众和的合唱,有二到三个声部形成对比、模仿式的复调织体。
  有舞必有歌,有歌必有舞。佤族是个极其喜爱跳舞的民族,在沧源崖画中,也可以看见佤族先民舞蹈的图案。生活、娱乐、节庆、祭祀等活动中,舞蹈不可或缺。舞蹈时通常会敲击物体或演奏乐器作为伴奏,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木鼓,它既是佤族具有灵性的祭器,又是最典型的乐器,已成为佤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如果说木鼓表达的是佤族豪放、刚毅、直爽的民族性情,那么,佤族的另一种源于佤族自身的人文历史和生活,独具特色的弓弦乐器——独弦胡(琴),则用音乐揭示了佤族人内敛、深沉、重情的另一张面孔。

三、独弦胡(琴)的人文传说
  佤族独弦胡(琴)的起源有着各种传说和版本。但都离不开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调查总结起来,它的起源传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孤儿说;一种是追忆说。
  孤儿说。这种说法,讲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佤族寨子的茅房里,传出了悲伤的哭声。一个佤族孩子的双亲相继去世,这个不满十岁,骤然失去亲人的男孩一时间不知所措,孤独,恐惧一下子向孩子袭来,孩子嚎啕大哭,伤心的哭声传遍了寨子的每一个角落。后来,全寨的村民用百家饭,养育了这个可怜的孤儿。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变得勤劳,俊美。但是,失去亲人,长久的孤独,让这个年轻人整天郁郁寡欢。村里姑娘们欢快的歌声也解不开他的忧愁。为了抒发胸臆,年轻人上山砍来竹子,找来笋叶,制作了一件特殊的乐器—独弦胡(琴),每当想念亲人的时候,一到夜晚,就拉起独弦胡(琴)。因为他的妈妈曾经告诉过他,天上的星星居住着祖先的灵魂,竹子的声音,能够把自己的心声传上星空。小伙子如泣如诉的琴声感动了无数的人。从此,这种奇特的琴开始在佤族地区流传。他们用这种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星星闪烁的夜晚,用琴声与祖灵对话。孤儿说还有一些其它的版本,但同样是说孤儿通过独弦胡(琴)演奏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
  追忆说。这是一个痴情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佤族寨子里生活着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朝夕相伴。白天耕种菜花,夜晚在星空下喝茶织布,互诉衷肠,十分幸福美满。但是,这种和谐的生活很快就被病魔夺走了:妻子不幸患上了一种难解之症,在泪水中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人世。失去了爱妻的丈夫悲痛欲绝,但是,遗留下来的孩子让他无法随妻子而去。从此,忧愁爬上了丈夫的额头,悲伤注满了丈夫的心胸。尤其到了夜晚,丈夫就会想起夫唱妇随的美好情景,痛不欲生。于是,丈夫就制作了一把独弦胡(琴),一到夜晚就开始拉琴追忆自己心爱的妻子,和着歌声寄托对妻子的思念。
  佤族独弦琴的起源传说,给这种独特的乐器染上了悲情的色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独弦胡(琴)演奏的色彩也逐渐变得丰富起来。

四、独弦胡(琴)的称谓、形制及演奏
  佤族人把这种颇具悲情色彩的弓弦乐器,称为dinggonndeui(孤儿琴)或sijeng(颤抖的琴),汉语又译作适争、士争、沙争、适振或窘。已被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并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佤族独弦胡(琴)因只系一根琴弦而得名独弦(胡)琴。称其“胡”,笔者认为其形制比较接近中国传统的胡琴类弓弦乐器,如二胡、中胡、革胡等,同时也便于与弹拨乐器“独弦琴”相区别。很多学者也采用此种称谓。独弦胡(琴)与其他胡琴不同的是:琴杆由竹杆制成,有一定柔韧性,琴弦的松紧会随着琴杆的曲直而改变,拉奏时对琴杆施予外力,琴杆的摇动产生音波变化,发出颤动的声响。这种琴杆的摇动,同时给乐器的音准带来很大的不稳定因素,但正是这一特性也赋予了乐器独特的音响效果和表现空间,这也是独弦胡(琴)的演奏技法区别于其他胡琴类弓弦乐器的最特别之处。
  独弦胡(琴)多为演奏者所制,目前没有统一或固定的规格,长短、大小、厚薄各异,甚至乐器取材都因人、因地而变化。乐器主要包括琴头、琴杆、琴轴、琴弦、琴筒、琴皮、琴码、琴弓八个组成部分。琴头、琴轴样式是根据喜好、崇拜的神器来雕刻的,多为牛角式,寨桩式,或者无任何雕饰。琴杆、琴轴多为竹制,也有木制,无千斤(后期竹制琴杆中段系有缠绕琴弦的尼龙或棉线千斤)。竹制琴杆有弹性最常用。琴杆长约80厘米—110厘米、宽约1.5厘米—3厘米、厚约0.5厘米—1厘米。琴杆的上端略宽,开有三个圆形弦轴孔(后期只开一孔),视其弦的长度变化而选则其中一个轴孔插入长约20厘米的琴轴,用以系住琴弦,而后旋转调节琴弦的松紧来定弦。琴杆下端穿插过琴筒系琴弦的另一端。琴弦原多用柔韧的牛草、麻或藤皮捻制而成,后来改用尼龙弦或丝弦。琴筒为竹制,多选用大龙竹截取制作,筒长约12厘米—30厘米、直径约8厘米—25厘米,表面刻有简单的菱形纹饰。琴筒一端蒙干笋叶作为琴皮,另一端敞口或半敞口,有的是封闭状(有的会开若干圆孔)。琴皮中央以竹制琴码架起琴弦。琴弓多选用细金竹或竹篾条制成弓杆,两端拴以棕丝或马尾做弓毛,弓长约40厘米—45厘米。
  独弦(胡)琴定弦低沉不固定,因经常在拉奏的同时伴有吟唱,音高随人声高低而定,一般定在bB1—A之间。演奏姿势或蹲、或跪或坐(一般选择20厘米—30厘米高的竹椅),蹲、跪姿时用左脚或左膝固定琴筒;坐姿时,琴筒置于双腿上,或者将琴筒置于地上,左脚固定琴筒。左手虎口握琴杆持琴,向前倾斜约45°—65°,一、二、三指按弦取音。右手持弓,垂直于琴弦水平方向左右运弓。琴弦置于弓杆和弓毛之间,拇指和食指握住弓杆,中指第三关节向前对弓杆施力,使弓毛摩擦琴弦发音,与二胡演奏外弦方式相同(也有少数与提琴持弓相类似,手持弓杆)。也可以琴弦置于琴弓外,拇指和食指握住弓杆,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向后对弓毛施力,使弓毛摩擦琴弦发音,与二胡演奏内弦方式相同。
  独弦胡的音区较低,音域较窄,通常是三音羽调式,la、do、re为骨干音,并作为装饰音出现,演奏旋律不超过五度(偶尔有mi),只用一个把位演奏(mi有时会向下移动,但是因为没有构成新把位对应的其它音,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换把),音位、指距较宽。音量较大,音色深沉、厚重,接近男低音。主要演奏技法有:推杆、捻弦、颤指、分弓、连弓、长弓、短弓、顿弓等。推杆、捻弦是独弦胡(琴)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演奏技法,推杆具体操作是:拉奏空弦长音时,用拇指推动柔韧的琴杆,使琴杆左右自然摇摆而产生二度的音波变化;捻弦是拇指和食指捻住琴弦后伸缩手指,使琴弦张力变化产生音波起伏。颤指多为二指(中指)快速抬落敲击琴弦,产生颤动的音响效果。运弓多一音一弓的短分弓,两拍或四拍的长弓,连弓多为一弓两音、一弓三音,一弓内最多四个音。在乐句、乐段结尾时,经常用短促的顿弓收束,干净利落。
  起源于孤儿和追忆的故事赋予独弦胡(琴)些许悲情的色彩,音色苍凉而幽远,擅长表现低沉浑厚的诉说。但同时又是开朗乐观、粗犷淳朴的佤族人民表达欢乐,自娱、娱人、娱神的代表性乐器,已广泛用于传情、节庆、求雨、祈福等活动中。可以自拉自唱,或旁人伴唱,或独奏,也可以为歌唱、舞蹈伴奏,还可以与多种乐器合奏。传统民间乐曲有:《水娄》(《孤儿调》)、《独弦胡拉唱》《串姑娘调》、《叫姑娘起床》、《跳新房调》(贺新房调)、《串门调》(串寨子调)和《催睡觉调》(催眠调)等。
  《孤儿调》和《串姑娘调》经常采用自拉自唱的形式。独弦胡(琴)自拉自唱通长先拉奏前奏,然后边拉边唱,段落长的会拉奏间奏,段落结尾或曲终通常以拉奏结束。拉唱多为男子,琴声的低沉与男声的浑厚融为一体。《孤儿调》表达奏唱者一种哀思,低沉、深情、如诉如泣。串姑娘习俗(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独弦胡拉唱。青年男女恋爱时,夜晚佤族男青年自拉自唱《串姑娘调》,用琴声伴歌声邀约姑娘相会,倾吐爱慕之情,旋律深情婉转。独奏曲《催睡觉调》,是聚会接近尾声,男子见众人疲倦,用琴声告诉大家该回家休息了。独弦胡(琴)还为歌舞伴奏《跳新房》,庆祝新房的建造,节奏富有节奏感,有时与木鼓、鋩锣、佤笛合奏。

五、独弦胡(琴)发展的思索
  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独弦胡(琴),以独特的音色和鲜明的民族性而被流传、保留下来,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借以抒发情感,传情达意。独弦胡(琴)发展至今,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改良,但发展速度还相当缓慢,在乐器制作、演奏技术技巧技法、作品创作等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拓展和发掘,让这件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有更广阔的表现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1.乐器的完善
  乐器是人们抒发情感、传递心声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必将经历由简到繁的过程。受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独弦胡(琴)与相对成熟的中国胡琴类弓弦乐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形制不确定、制作工艺简易。导致音域较窄,发音不稳定,音准难控制,从而音乐表现空间受限,需要改革者进行实验性探索、革新。我们都知道,乐器的材质、规格大小直接影响声音的震动和发音效果,就地取材已经不能满足乐器发展的需要。比如琴皮的选材,竹笋叶受空气温度、湿度的影响会很快变形,声音很容易发生改变;从声学震动原理来探究琴筒的形状、大小、薄厚,琴杆的长短,琴弦的粗细,蒙皮技术,才能解决音色的稳定与高音区音量衰减等问题;另外,琴弦的松紧直接影响到乐器的音色、音准,要选取相对固定的音高作为乐器定弦标准,笔者认为根据音乐表现内容,选用不同直径的琴弦、琴筒,定音在C(悲情)和G(欢乐)比较合适。此外,千斤的稳定性,弓子的弹性、长度等细节也是需要改进的。总之,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前提下,借鉴其它弓弦乐器的制作工艺,使乐器制作更加科学完善。
  2.演奏技法的丰富、技巧的拓展、技术的提高
  演奏技术是音乐表现的手段,在完善乐器形制、工艺的基础上,保存原有技法,不断丰富演奏技法、拓展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技术,才能为音乐表现提供更多的空间与活力。首先是音域的扩展,增加换把技术,丰富指法运用,音域可拓展至两个八度。独弦胡(琴)的风格性技法——推杆,感染力极强,给人心灵的震撼,同时也可持续性压杆,获得大二度或小二度的偏低音,以增加音域和特性音。其次借鉴其他胡琴类弓弦乐器的众多演奏技法技巧,如跳弓、飞弓等,提高表现力;与捻弦技巧相类似、改变琴弦张力而产生音波颤动的揉弦技巧,一直是弓弦乐器的核心表现技巧,同样可用在独弦胡(琴)的演奏中增色;佤族音乐经常有大小二度、三度、五度的句尾滑音,可用滑指技法来表现;此外,作为音色表现的延伸,可借鉴弹拨乐器的拨弦技巧(码上,码下拨弦,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音色)等等。
  3.作品的积累
  音乐作品是音乐表现的载体,演奏技术的发展和音乐作品的涌现是互相促进、互为动力的。作品的产生必然要求演奏技术随之适应和变化。但独弦胡(琴)的作品目前还寥寥可数。这就需要不断增加创作数量,提高创作质量,让今日的创作成为明日的传统不断延续。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方式:
  首先,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原生态的音乐也相对保存完整,但是面对全球经济化的冲击,难免发生改变,甚至消失或破坏。对原生态音乐挖掘,对已有音乐文本、音响的收集整理变得紧迫。而这些作品的收集整理有着长远的积极意义,是历史沉淀的音乐财富、祖先累积的智慧结晶得以传承的基础。
  其次,根据佤族音乐素材进行改编。民歌、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音乐元素必然影响到器乐演奏中。将这些音乐元素、民族文化与器乐的特点相融合,创作出既有佤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佤族独弦胡(琴)演奏作品。以佤族独弦(胡)琴为主要乐器演奏的佤族器乐曲《加林赛》就是这种创作形式的作品,这首作品1997年在云南省民间歌舞音乐调演中获得了金奖。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中,百人独弦胡(琴)演奏《加林赛》作为佤族迎宾曲拉开云南临沧文艺演出的序幕,让更多的人知道独弦胡(琴)这件乐器的音乐魅力。
  再次,增加具有佤族音乐风格的创作(独奏、重奏、合奏)。随着社会分工细化,鼓励专业作曲家介入独弦胡(琴)曲目的创作,运用现代创作技法,在突出佤族风格的同时,汲取具有时代性的音乐元素,才能让佤族独弦胡(琴)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音乐的传承
  独弦胡(琴)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仍需加大传承力度,凸显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口传心授”在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音乐的风格、韵味保留下来,但毕竟传承范围受限,不能保证音乐本身的准确性、艺术性得以传承、创新。将独弦胡(琴)等民族代表性乐器演奏列入课堂教学,请为数不多的民间艺人传授的同时,作为弓弦乐器领域的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让学生认识乐器的结构和性能,了解乐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乐曲结构、风格有全面的认知。并完善教材的编写,进行演奏技术技法的训练,从而让独特而多姿的少数民族器乐得以切实的传承。

结语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对原生态音乐的充分认识与挖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要将乐器的改良、作品的创作结合起来,与现代多元的音乐元素融合起来,从作品的推陈出新和演奏技术日臻完善中启航,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欣赏、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器乐,使民族音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炳昌:佤族独弦琴[J].发表于  国际音乐交流1994.3
  [2]鲍志明杨丽萍:佤族民间乐器独弦琴[J].发表于  民族音乐2007.1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