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文史哲学 > 民族文化 >
论文服务

文化生态视野下闽南拍胸舞的适应与变迁

时间:2013-10-21来源:易品网 点击:
 摘 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拍胸舞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描述现代拍胸舞的适应与变迁,指出应抓住拍胸舞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及成立闽南文化生态区的机会,积极保护和传承拍胸舞。
  关键词:闽南拍胸舞;文化生态;适应;变迁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 -0
  闽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拍胸舞,亦称“打七响”、“打花草”等,广泛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地区,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往今来,拍胸舞不仅展现了闽南人民特有的民俗民风,而且凝聚着了闽南人民共同的记忆,更体现着闽南地区历史演变的痕迹。文化生态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环境变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必将导致文化的适应性演变。对闽南地区孕育拍胸舞的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演变以及拍胸舞的适应与变迁进行分析,对拍胸舞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拍胸舞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自然环境
  福建地处祖国的东南,远离中原腹地,东北与浙江接壤,西与江西为邻,西南与广东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福建土地总面积为1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海拔200米以上的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武夷山、鹫峰山、戴云山脉、博平岭,层层山脉,挡住了北方冷空气入侵的同时,也把福建与浙江、江西至北方中原各地天然的阻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客观上对福建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存起到了作用。福建江河纵横,有29个水系,大小河流总长达1万多公里,福建的江河水系单元相对独立,自成系统,各地都有自己的主河流,如闽江流经闽北、闽中;晋江流经闽南等,使福建河流长流不断,宜于人居。福建大陆海岸线实际长度3000多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大小100多个天然港湾,不少港湾面阔水深,风平浪静,是我国少有的优良港址,是与海外沟通的独特条件。
  福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着特色。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这样的气候条件,势必影响闽南地区人们的服饰穿着,进而影响舞蹈表演的服装道具,自然也形成闽南“拍胸舞”在表演时大多裸露上身,下穿短裤,赤足而舞的特殊服饰风格[1]。由于闽南人世代生活在依山傍海的海边,山海相连的地理环境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宜于蛇类繁殖,故习水善舟的闽越族把蛇作为图腾进行崇拜,至今拍胸舞头饰上的草箍和动作上身体的横摆,就是模仿蛇头抖动和蛇三道弯的动作。
  (二)人文环境
  1.人口的迁徙
  秦汉以前,闽越族人与中原交往不多,民俗自成体系,成为闽南区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汉晋至五代,中原汉人开始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八姓入闽,第二次是唐代陈光元开发漳州,第三次是唐末五代王审知治闽,第四次是北宋南迁。随着汉人大批入闽,不仅改进了福建地区的生产技术,也使汉文化迅速在闽传播,导致中原的传统文化和福建当地文化相融合。这两种风格的文化融合成为拍胸舞基本动作动律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名士南下和闽人北游也或多或少将中原文化和闽文化进行交流。
  2.生产生活方式
  闽南濒海,有以海为业的渔民,也有插秧种田的农民,因此,拍胸舞动作有很多表现田间生产劳动及模仿动植物的,极其生动。比如,表现劳动人民在丰收时欢快、热情的“田间拍胸舞”,就是人们在田间劳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表演形式。还有在田间野地,赤膊拍胸,以双掌拍击胸、肩、肋、胯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脚以“蹲裆步”为主,直至胸口拍得通红,至今发展出如“田鸡跳”、“金鸡独立”等动作,无不与农民们的劳作生活息息相关。宋代是福建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闽南区域文化形成和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宋时,泉州成为国际贸易港,与36个岛国有贸易关系,这时,泉州佛教大型乐舞非常普及,到了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泉腔地方戏已经非常成熟,与域外通商的同时带来了域外文化,而域外文化对泉州的民间舞蹈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因此促使乐曲、歌舞、戏剧的盛行。发源于宋元时期梨园戏就有吸收拍胸舞作为素材的,如梨园戏《郑元和》“莲花落”一折中出现的“乞丐拍胸”。基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环境为保存和发扬闽南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
  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处于边远偏僻之地的闽人“信巫尚鬼”。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和一些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人们往往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和指示。比如闽越人的祖先生活在湿润温暖的丘陵山区,溪谷江河纵横交错,许多蛇类繁衍其中,对闽越人的生命和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人们由对蛇的畏惧心理而产生崇拜,在近山的岩石上刻画蛇形以祈求神灵的保护,并建庙供奉,祈求保护。拍胸舞者头上戴的圆形草箍,就体现了古闽越人的蛇图腾。草箍顶端接头处留出带有红色的一段,犹如蛇头一样翘起,既体现了优美的蛇形象,又寓对蛇神崇敬之意,保存了古闽越人的祭祀古风。
  宋元时期,福建民间出现大规模的造神运动,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功利的要求,创造出许多新的神灵,这其中既有闽越族的鬼神崇拜,又有道教、佛教以及民间所崇拜的各种神灵,如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随着社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入也对泉州宗教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泉州素重“慎终追远”,崇拜祖先,悉循古礼,沿习官仪,丧葬隆重,故民间有谚语“生当苏杭二州, 死当福建泉州”,指的就是泉州一带为亡故亲人办丧事超度亡魂极为盛行。泉州地区的每场丧事,必定有拍胸舞表演,既为丧事辟邪去灾,同时,也为丧事增加排场和热闹的气氛。在泉州民俗活动很多,有敬神、民间迎神赛会、五月初五端午节、农历七月的普度节等,在这些民俗活动中,基本都有拍胸舞表演。这种民间文化的盛行,使拍胸舞能长期流传、流传不衰。  二、拍胸舞的适应与变迁
  早期的拍胸舞是从祭祀活动的实用角度出发,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以闽南文化因素为背景,不断吸收整合外来文化,不停的变化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观和价值观也不断变化,促使拍胸舞的服饰、音乐、道具、表现形式和内涵随之发生变化。拍胸舞早已不再局限于民间大型文艺踩街、敬神、丧葬等各类宗教和民俗活动中,而扩展到闽南地区各社区和各种旅游活动场所,以及闽南地区的大、中、小学校和剧场。
  (一)拍胸舞服饰音乐及道具的变迁
  传统的拍胸舞的服饰为头上戴着草箍,上身裸露,下身着黑色大叉裤,腰间扎着布带,装饰十分简单。现代拍胸舞的服饰,除了保留了头上的草箍,有了更多的创新。有时上身穿着敞胸背心小褂,下身穿着各种颜色的短裤,也偶有表演者因表演场地不理想而穿上鞋的情况。 拍胸舞起初无音乐伴奏,其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后来在梨园戏的影响下,以南音进行伴奏,丰富了拍胸舞的表现力。如今,人们在对拍胸舞进行整理和加工时,为适应改编后的需要,也会另外编写曲子。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的拍胸舞为了营造热烈欢快的气氛,也采用类似《正月点灯红》《海丝欢潮》一类的喜庆乐曲。传统的拍胸舞表演人数较少,表演形式较随意。随着文化的融合,拍胸舞被越来越多表演形式所吸收,并进行创新和改造。表演人数大大增加,而且为了控制舞蹈节奏、变换舞蹈动作,钱鼓应运而生。表演中由一人手持钱鼓,有节奏地拍打,其作用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更为明显。福建省梨园戏剧团在整理、改编舞剧《李亚仙》时,为增加艺术效果,在原有拍胸表演的人之外,增加了几个身背“颦鼓”① ①一种用竹筒做成的长圆形鼓。的人参加表演,与之边舞边唱[2]。增强了场面气氛。
  (二) 拍胸舞动作表现的变迁
  传统拍胸舞主要动作有击、拍、夹、跺,节奏单一,亦称“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双手依次拍打左、右胸脯,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7响,时值共7拍,同时配合双脚的左右蹲裆步,胯部随之左右摆动,并配以怡然自得的颤动,如此,7响节奏动作循环往复动作不变,表现出简约古朴的风貌”[3]。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和适应民众健身娱乐的需要,拍胸舞派生出以“打七响”为基础的“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二次)和“打多响”的拍胸动作和组合。民间艺人通过长期的表演和教学,不断总结创新,出现了“田间拍胸”、“踩街拍胸”、“酒醉拍胸”等,也丰富和发展了拍胸舞。“田间拍胸”动作粗犷豪放,体现在田间劳动时的欢快喜悦;“踩街拍胸”表现热情欢快的气氛,其动作幅度较小,但速度较快,多在喜庆节日参加踩节游街时跳;“酒醉拍胸”是在酒后即兴跳的,其动作缓慢、节奏多变而富有韵味。除此之外,还提炼和创造了许多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动作和技巧,创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舞蹈动作,如“玉驴颠步”、“击掌回音”、“蜈蚣展须”、“金鸡独立”、“善才抱牌”、“半月斜影”、“青蛙扑蚊”、“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此外,以大型广场舞蹈形式出现的拍胸舞,其表演风格热烈欢快,开朗活泼,队形变化有序,粗犷而不乏美感,古朴而兼具现代。
  (三)拍胸舞表演形式的变迁
  早在1959年,泉州地区舞蹈工作者就以拍胸舞为素材,创作舞蹈《田间乐》参加全国和省的文艺会演;1996年,鲤城区浮桥镇王宫村表演的广场舞蹈《拍胸舞》,以强劲、整齐多变的的动作表演和丰富多样的队形变化,体现了古闽越原始祭祀舞蹈遗风,获全国第六届群星奖舞台舞蹈大赛优秀奖;2009年,华东六省一市第二届大学生舞蹈大赛暨海峡两岸首届青年舞蹈嘉年华活动,福建省艺术职业学校创作的群舞《嗦啰莲》,在舞蹈动作幅度、力度以及情绪变化上对拍胸舞动作进行二次创作,使简单的拍胸舞动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该作品获金奖。
  如今,拍胸舞已成为闽南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普通人喜庆婚丧活动、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大型文艺踩街、中小学生校园艺术活动表演的舞蹈艺术形式,更是闽南人思想内涵和情感的重要体现。
  泉州王宫村有一支非常有影响力的江南王宫拍胸舞队,虽然是业余表演队,但他们舞姿很有韵味,他们常常出现在泉州地区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文艺踩街,或是普通人家的婚丧喜庆,目前加入表演队的人也越来越多。2008年泉州还成立了首个拍胸舞协会。类似的还有厦门翔安金柄拍胸舞表演队。早在2006年5月,泉州十五中就成立了“拍胸舞进课堂”活动领导小组,现在,该校已经成为泉州唯一的拍胸舞学校培训基地;泉州台商投资区洛江中学也将拍胸舞纳入校本课程;翔安拍胸舞代表性传承人黄国欲从2010年,将拍胸舞表演编入地方校本教材,利用课余时间对小学生进行培训。2010年底金柄小学生拍胸舞表演队到福州参加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表演。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福建省艺术职业学校和厦门艺校等大中专艺术学院都先后将拍胸舞纳入专业或非专业的舞蹈教学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加以建设,并进行拍胸舞教材的整理与规范[4]。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及其所依赖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在变化之中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及其生存的环境,并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并存的一个平衡点,是全世界的一个难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应该作出自己的思考,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要形成自己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后,福建省编制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等一系列政策,开始有计划的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闽南拍胸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各个社会力量、教育机构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要抓住拍胸舞入国家级非遗及成立闽南文化生态区的机会,积极探索拍胸舞的保护传承方式与方法,将这一广大人们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的活态保存下来。
  参考文献:
  [1] 张 媛.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拍胸舞”的发展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4:89-93.
  [2] 刘建萍.泉州拍胸舞形成的历史及演变[J].福建艺术,2009,02:57-58.
  [3] 黄明珠.闽南拍胸舞中“打七响”动律的文化人类学阐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61-166.
  [4] 黄明珠.闽南拍胸舞的变迁与发展研究[J].东南学术,2012,03:266-272.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栏目分类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