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综合管理 >
论文服务

2011 年国内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认识

时间:2013-02-18来源:易品网 点击:
  2011 年国内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认识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接连爆发,全球经济依旧低迷.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近期国内有较多研究成果,但学者们观点各不相同.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原因及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向、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阶级界限是否模糊、一系列危机是否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正在走向衰亡,这些是目前讨论的热点.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经济全球化; 阶级分析; 资本主义制度,,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员,中国经济发展同国际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国内政治经济学界始终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2011 年,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集中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频繁爆发的背景下,许多学者对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了深刻反思; 一些学者鼓吹的劳资调和、"阶级消亡论"观点在危机中不攻自破,阶级分析方法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领域仍是有力的理论工具.
  一、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分析
  2010 年-2011 年,世界经济尚未摆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低迷状态,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又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我国政治经济学界对美国次贷危机的讨论和分析已较为透彻和深入,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原因与次贷危机相比有何区别,制度根源从何而来,债务危机将如何发展并对全球经济带来何种影响, 2011 年国内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
  ( 一) 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
  当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盟经济的巨大冲击是债务危机的外部原因,分析欧元区自身原因,许多学者将债务危机的发生归因于欧洲国家经济运行层面出现了问题.有学者认为,债务危机发生国经济缺乏活力,没能建立起具有活力的新的产业部门,国民经济依然高度依赖于某个或某几个周期性过强的行业.产业结构单一使其难以形成核心国际竞争力,GDP 增速乏力.[1]
  还有学者指出,此次危机是福利国家模式的危机:一方面欧元区国家实行的高福利政策导致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庞大;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多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财政收入无法保障,因此财政赤字逐年攀升.[2]此外,许多学者认为,此次债务危机的根源在于欧元区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相分离的二元结构.欧元区自成立时即存在内部矛盾,欧元体制的根本缺陷才是危机爆发的根源.欧元区缺乏应对危机的统一政策调节工具,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缺乏充分及时的补充调节机制; 同时在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不仅没有产生内生性的趋同,反而出现两极化的离心趋势.[3]
  另有一些学者指出,债务危机的根源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发生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后,政府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有效需求.
  过度扩张的政府支出同样是宏观经济的重大隐患,甚至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4]持该观点的学者更指出,债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市场现象,实际上源自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剥夺性积累是资本主义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诱发因素,金融资本贪婪成性是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5]
  ( 二) 债务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的影响
  关于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是比较乐观的判断,认为债务危机是局部危机,本质上是一次信心的危机,并没有表面上那么严重.欧美等国政府将携手合作、加强援助,对当前出现的危机进行救助; 危机发生国将在承诺削减政府开支的同时想方设法增加财政税收.由此,人们对这些国家的信心将在短期内有所改善,资本市场会在一年之内有所稳定,欧洲债务危机将逐步远去.随着危机的解除,欧洲诸国经济逐渐恢复,欧洲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改善,欧元区经济将随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6]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债务危机将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沉重打击.无论是采取国家干预还是自由放任都只能缓解而无法根除经济危机,每一次反经济危机的干预只会加重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可以说,主权债务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长期反危机的各种政策、措施叠加的结果.这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是一种落后、衰退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制度被更高级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是必然的发展趋势.[7]
  二、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当代经济全球化
  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将全球各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开拓世界市场,同时也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向全球,将经济危机扩散至全球,世界市场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矛盾、转嫁危机的场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国内学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批评和质疑不断增多.
  尽管有个别学者认为,无论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批评有多么强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都不会逆转,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全球化的形式来应对和治理危机.[8]但绝大多数国内学者都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矛盾的全球化,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模式亟待变革.
  经济全球化倡导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劳动力国际流动的自由化却无法实现,发达国家想方设法阻碍其他国家的劳工进入本国.在劳动力不流动而资本流动的情况下,不发达国家为吸引外资,在工作安全、最低工资、社会保障、解雇、工会和集体谈判等方面降低标准,加剧了国家之间收入的差距.同时,全球化的深入强化了资本在与国家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迫使国家在减税、取消管制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受到要挟,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差距.[9]
  金融业的发展使美国的产业结构日益呈现出"服务化"或"后工业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经济体系失衡.美国主要生产没有实物支持的美元货币和金融产品,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则生产可以用美元购买的物质产品;美国从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地区购买大量消费品,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亚洲国家通过出口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形成贸易顺差; 亚洲国家将贸易盈余用于购买以美元计价的各种资产,如股票、国债等有价证券,美国则依靠世界各国提供的信贷形成虚假需求,反过来拉动世界的消费和经济的增长.这是当前极不合理的世界经济体系.[10]
  全球化进程和反全球化运动存在共生关系.
  由于资本的趋利性和掠夺性,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与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这一根本矛盾,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通过持续的全球殖民把前资本主义国家融入全球市场,以缓和这一矛盾.
  资本的全球扩张,势必在个人、国家和全球体系三个层面遭到强烈抵制和激烈反抗.某种意义上,社会主义也可看作一种反资本全球扩张的反全球化运动.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就是中国式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体系变革生命力的表现.中国式社会主义可以看作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一种力量形式,通过借鉴资本主义体系和全球化、苏联模式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经验教训,以全新的"中国模式",实现对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变革.[11]
  三、对劳资关系、阶级关系的讨论
  危机爆发前,资本主义国家和一些学者鼓吹劳资和谐、"中产阶级化"以及阶级界限的淡化.危机的爆发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观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收入的两极分化是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为刺激经济增长,奥巴马政府宣布减税计划,获益者主要是富人; 主权债务危机下,欧美各国为控制赤字规模纷纷压缩政府支出,削减社会福利,受损的则是底层民众,劳资矛盾必然进一步激化.2011 年国内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阶级关系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对资本主义国家阶级问题避而不谈,认为不同阶级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主张"阶级消亡论"、"无产阶级消亡论".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以挪威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工资集体谈判模式分为中央层级、行业层级和局部层级,由此构成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集体谈判体系.
  三方集体谈判制度及相关的劳资冲突调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工资收入差别小,使得挪威形成了一种比较和谐的劳动关系.[12]还有学者认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丰裕社会"阶段;西欧横向上覆盖全民、纵向上"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缩小了这些国家的贫富差距,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趋于同质化; 物质生活的相对富裕,使得人们不再过多和过分关注利润、产值、金钱等与个人直接相关的物质价值领域.[13]
  另一种观点则坚持认为,社会民主主义只是掩盖了阶级矛盾,一旦危机发生,工人阶级还是处于劣势地位.市场制度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起决定性作用,效率至上使各国在面对全球经济竞争时都采取了容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态度,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导致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强资本弱劳工的配置格局依然存在,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14]该观点否定了"阶级消亡论"和"阶级分析失效论",对西方发达国家阶级结构新变化的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基本阶级呈现多层次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间阶层更加多样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已不仅仅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还交织着阶层间的矛盾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必须从以"阶级斗争"的分析为主转向对各种"阶级关系"的全面分析.[15]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职业构成经历了"白领化"的过程,而白领化的实质是白领雇员的"无产阶级化",而非西方学者所说的"中产阶级化",白领工人在技能水平、工资待遇和失业状况等方面与蓝领工人日益趋同.[16]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一国内部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原先的社会阶层形态势必发生相应的变化,或出现一些新的阶层.但这些新的阶层或许只是将原有的  社会阶层赋予了跨国性这一新的特点,例如,跨国资本家只是原有资本家的活动范围从一国扩展到其他国家,并没有脱离马克思所划分的资产阶级范围.[17]阶级问题在当代面临着"后工业主义"、"后福特主义"、"后现代主义"、"新政治"和"新社会运动"的挑战,应从生产关系和权力关系的本质层面来认识和理解阶级问题和阶级关系,从民族国家范围和全球范围相结合的维度来考察当代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变化发展,从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中动态考察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演变及特征.
  在全球化时代,全球资本家阶级和全球工人阶级逐渐形成,阶级和阶级斗争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更大范围内( 全球范围) 以更加尖锐、更加明晰的形式表现并扩展出来.[18]
  四、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仍依旧低迷,欧洲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这不仅是自由市场、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更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和缺陷的必然结果.西方政界和理论界,几乎都认为此次金融危机集中暴露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政治经济秩序和制度的不合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和矛盾.2011 年,国内学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刻批判和反思.
  ( 一) 金融部门严重脱离实体经济
  金融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利润最终来源于实体经济,金融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新价值的不断流入.当产业资本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活动即金融资本相对独立膨胀时,新价值创造的基础被削弱,金融化过程将逐渐停滞.有学者通过测算1975 年以来美国经济的利润率得出结论,美国经济新金融化积累模式形成以来,参与金融活动后的非金融公司利润率波动更加剧烈,说明非金融公司的金融不稳定性随着金融活动的增加逐渐增加; 有限定的金融部门的利润率长期中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金融化确实促进了金融部门参与价值分配的地位提升; 然而有限定的金融部门的利润率在历次危机发生时都大幅度下降,波动幅度明显高于参与金融活动后的非金融公司,说明金融化本身的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19]还有学者提出反思: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实质上是金融资本的危机,必然也是资本主义的危机,而且是更大的危机.因为金融资本是资本运动的最纯粹、最充分和最高级的形式,它集中体现了资本的灵魂和奥妙,即摆脱一切时间和空间、物质和精神、生产和流通的限制,用钱生钱( 即马克思所说的货币循环G-G') ,如果资本的最高级形式走向衰落,那么资本主义的前途在哪里?[20]
  ( 二) 自由市场经济不可持续
  当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特别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监管,特别强调金融资本的作用,反对对金融资本的严格监管,主张放松金融管制,推动金融自由化,从而使自由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全球迅猛扩张,同时也使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空前加剧.[21]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尤其是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经历过的最严重的信任危机,因为"市场具有自我调节力、放松管制是私有经济取得成功的前提、不在私营经济领域进行国有化和国家投资的美国政府政策"这三个教条似乎都失去了魔力.[22]
  ( 三)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
  日益恶化金融危机尚未过去,两场大的生态危机再次彻底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和脆弱性.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正是资本主义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两场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在于私人占有、追求利润最大化损害了全社会利益,不能适应高效、高危的高科技大规模运用.[2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自然异化,造成"新陈代谢断裂",人类消除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真正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解决资本主义生态破坏的唯一途径就是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新陈代谢断裂",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借助慈善组织,通过关注发展中国家贫困阶层的需要创造新的市场空间,称为"创造性资本主义".企业针对发展中国家贫困阶层开展慈善活动,试图解决现行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所不能解决的贫困问题,并通过慈善活动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一直在进行制度创新,但无论怎样的创新都不能超越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问题是其制度本身所造成的,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就是凭借资本掠夺他人的劳动成果.在一个成熟的世界市场中,经济危机的内在机制不但没有减弱,反而高度强化,资本主义必须"创造性"地寻找出路,这条出路就是"灭亡"---创造性地消亡.创造性资本主义的本来目的是维护和拯救资本主义,但其最终结果却促使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转化和灭亡.[25]近期,西方国家接连发生重大事件: 美国信用评级近百年来首次遭下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英国爆发几十年未见的大规模街头骚乱.这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西方正在经历深刻的制度性危机.
  西方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弊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暴露无遗.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偏离平衡点越来越远,以致发生结构性危机,导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无序动荡,当前这套制度已经无法继续下去;本次金融危机使"华盛顿共识"失去主导地位,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稳定性,美国式资本主义已经跌落神坛; 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积累模式已逐渐陷入僵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举债、财政赤字、军事扩张这五条"逃生之路"非但未取得成功,反而加剧了矛盾,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已达到了极限,西方国家的制度和体制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变革压力.[26]更有学者直言,国际金融动荡常态化和世界经济低迷长期化,预示着凯恩斯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都走到尽头,资本主义的基础---契约精神---已经动摇,资本主义的前提---信任与信用---正在丧失,金融资本主义正在穷尽其存在的一切理由.[27]
  五、总结
  2011 年度,国内政治经济学理论界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果的讨论,取得了一些共识,同时对许多问题仍有不同认识.
  首先,在对欧洲债务危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上,一些学者将其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缺陷,但并未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为何以债务危机的形式爆发,因此分析显得过于简单化.此次欧洲债务危机与同样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美国次贷危机相比具有哪些异同点,为何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与历次发生在拉丁美洲、俄罗斯等国的债务危机相比有何特点; 当前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最深、自由市场经济贯彻最彻底的国家,对于当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意味着什么.这些是目前讨论中比较欠缺的.
  其次,在对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与反思的过程中,学者们大多倾向于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论证,绝少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合理和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 许多学者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何启示,将带来哪些影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再次,国内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条件改善并不意味着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或淡化,阶级分析方法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很多学者没有看到,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使我国出现了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28]为缓解危机,美国执行减税计划,欧洲大幅削减福利开支,收入两极分化的趋势是否会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否会激化并引发另一场危机,这是在目前的讨论中比较欠缺的.为何在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的情况下,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资产阶级已经逐渐形成,然而由于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全球工人阶级是否形成? 如果全球工人阶级已经形成,是否意味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为时不远?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