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综合管理 >
论文服务

关于产业对接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时间:2013-01-19来源:易品网 点击:
  关于产业对接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摘要] 目前,国内对产业对接问题的研究已形成多视角多层次的格局.对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产业对接的内涵、形式、条件及效应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产业对接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 产业对接;内涵;形式;条件;效应
  近年,产业对接一词成为学界和政府决策层较频繁使用的概念.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角度还是从政府决策角度,产业对接都是基于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出发点提出的,为区域间产业合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但是,由于对产业对接内涵缺乏统一认识,使得在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的目标、战略、政策措施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导致产业对接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频现.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产业对接的内涵、形式、条件及效应进行探讨,以期对产业对接实践有所裨益.
  一、国内关于产业对接问题的研究
  国内关于产业对接问题的研究大概起始于20 世纪末,研究是从不同区域产业对接实例分析开始的.目前,对产业对接问题的研究已形成多视角多层次的格局.
  1.产业对接是以区域间产业合作为出发点的,由于研究的区域和产业领域不同,产业对接问题的研究呈现多视角的局面.从区域的角度看,分为国际间产业对接和国内区域间产业对接问题研究.国际间的产业对接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东盟与我国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对接,包括杨永红对广西与东盟在次区域合作中进行工业产业对接的研究,李世泽对泛珠三角与东盟产业对接的研究,开流刚对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北海市的产业具体对接进行了研究,还有东盟内部成员国与广西及所辖地区间的产业对接问题,如黄云对广西与新加坡产业对接的研究,李传恒则对全球价值链转移与山东半岛产业对接问题进行了研究等.
  国内区域间产业对接研究涉及广泛,闽台产业对接问题研究尤其深入,严正论证了闽台产业对接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系,伍长南从全方位角度研究闽台两岸产业对接,吴德进对闽台信息产业对接的前景、方向与重点进行了研究,于涛、卢倩研究了闽台农业产业对接问题,李非、熊俊莉对闽台制造业对接进行了研究,吴福美提出了关于闽台产业对接的若干建议,沈庆琼、黄民生、王成超对闽台港口物流产业对接进行了研究,钟岷源、陈丹铮则认为产业对接是闽台未来合作的主轴.对国内其他地区间产业对接的研究也有一定积累,舒燕飞对东西部地区产业对接进行了研究,胡艳提出了东部与中部产业对接的前提、障碍与政策建议,徐远征对两广产业对接的领域和方式进行了研究,尹文秋研究了常德产业对接长株潭的问题,王正方对德州市产业对接天津滨海新区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王亚飞对重庆市产业对接长三角问题,李劲松对京津唐产业对接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韦克俭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物流产业对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朱良华对梧州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思路进行了探讨,王爱香、韩立民分析了环黄海主要城市产业对接与实施对策.从产业对接领域看,分产业全局对接和不同产业领域的对接.关于产业全局对接的研究涉及较广泛,关于不同产业领域间的对接研究则涉及农业、制造业、冶金建材业、信息产业、港口物流业、会展业等产业.
  2.从产业对接的研究层次看,分为产业对接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对接实践研究.产业对接基础理论主要集中在产业对接内涵、产业对接模式和产业对接的制约因素方面.
  关于产业对接的基本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出发点进行了界定,徐远征将企业作为产业对接的主体,他认为所谓产业对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为实现某种共同利益和利益互补为目的的跨地区产业合作的总称.
  能够进行产业对接的企业,各自都有需求对方的一面,即存在某种程度的互补性.信虎强、李建则认为产业对接是一种政府对企业的引导行为,是政府履行它认为必要的经济管理措施.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通过理性的、科学的产业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进行投资,以促进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融合发展.政府要为企业建立起一个通道、搭建一个平台.杨永红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将产业对接界定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员国之间,为加强经济互动而在各个产业之间,发展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与协作.
  关于产业对接模式,翟松天和徐建龙提出了东西部产业结构联动升级中的产业对接模式,即名牌产品生产扩展型对接模式、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型对接模式和建立特色产业型对接模式.蔡玮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对接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长三角产业对接模式的动力机制和通道,提出了沪昆产业无缝对接模式.谈文琦对中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产业对接模式进行了研究,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提出东西部经济合作中比较典型的产业对接模式:适合于重工业领域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对接合作的产业梯度转  移模式、适用于建筑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对接合作的产业反梯度转移模式以及适用于西部地区本身的特色产业合作的产业聚集模式.从产业分工合作的角度来看,东西部地区产业垂直合作对接模式以产业链延伸模式、销地产合作模式以及委托加工模式为主;而产业水平分工合作对接模式则应以品牌移植模式以及联合兼并模式等为主.
  关于产业对接制约因素,信虎强和李建提出了落后地区产业对接存在锁定效应,即产业集群锁定、外来优势企业对本地企业的产业链锁定、外来经济对落后地区政策的锁定,提出了防范锁定效应的措施.
  产业对接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对策研究方面,还有对产业对接的前景、方向和重点的研究,也有学者探讨政府在产业对接中的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建议和对策.
  另外,产业对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大部分研究者都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产业对接进行研究的.舒燕飞则是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东西部产业对接问题,使用Carlino 模型和Segal 模型对东西部第二产业集聚度进行计量分析,得出东西部地区第二产业集聚效应相差不大,东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教育和城市化效率的差距是阻碍东西部地区产业对接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国内学术界关于产业对接的研究已积累一定的基础,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践环节的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视角已涉及国内、国际间的产业对接.
  但是,在对产业对接研究的过程中,学者都是从各自的视角,从各自对产业对接的界定基础上展开的,这样就使研究成果在相互借鉴和运用时产生内涵不一致的障碍,尤其是在产业对接的实践运用过程中产生基础不一致,大大降低社会效益.本文从一般层面上对产业对接的相关范畴进行尝试性探讨.
  二、产业对接的内涵、形式
  (一)产业对接内涵
  产业对接,是有政府参与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按照产业链的顺序,实现跨区域间产业紧密衔接,以达到提高跨地区的产业合作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产业对接具有如下特点:
  1.产业对接的衔接点,产业对接要寻找准确的产业对接衔接点.产业对接是按照产业链的顺序进行,要求对接的双方产业处于产业链的相邻位置,对接衔接点恰好将双方产业按照产业链的顺序对接起来.
  2.产业对接具有秩序性,产业对接是按照产业链的顺序进行的,因此,产业对接具有秩序性,避免盲目对接和无序对接.
  3.产业对接具有目的性,产业对接双方都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对接,处于产业链高端的一方是为了开拓新的市场或淘汰原有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一方是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实现地方经济发展.
  4.产业对接应该是政府、企业、市场三者联动的结果,产业对接双方政府为产业对接提供平台,并加以引导,双方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进行资源配制,三者联动,缺一不可.
  (二)产业对接形式
  1.产业对接的一般形式
  (1)产业资源的对接.进行产业对接的两地,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或同种资源但种类不同,都可以通过产业对接实现资源互补;社会经济资源可以通过产业对接扩大产业经营规模,提高产业经营水平,还可以通过双方的资源整和发展新的产业.
  (2)垂直对接.进行产业对接的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产业结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或在产业链条上不同环节各具不同优势,可以通过产业对接实现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的衔接.这样,可以推动对接双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处于较高产业结构水平的一地可以将成熟的或将淘汰的产业转移出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处于产业结构水平低端的一地可以通过产业对接获得急需发展产业的技术、资金等支持,迅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水平对接.进行产业对接的两地,拥有不同经营种类、不同经营特色的产业,通过对接可以实现产业互补,添补对方的市场空白;也可以通过对接扩大产业经营规模,提高产业经营水平,发展新的产业,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2.产业对接的具体形式产业对接的具体形式可以采取直接投资形式、贸易形式和联合开发的形式.
  (1)以直接投资形式实现产业对接.以直接投资形式实现产业对接,就是通过产业对接双方以资本或实物的形式直接投放于对方产业领域,参与或控制投资项目的经营全过程,最终获取经济利益的投资行为.在直接投资方式上,可以采取合资、合作模式或非股权式参与的形式.
  (2)以贸易形式实现产业对接.以贸易形式实现产业对接,就是开展产业对接两地间的贸易.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有的生产要素,只要贸易条件允许都可以通过贸易实现资源互补.
  (3)以联合开发形式实现产业共同发展.以联合开发形式实现产业共同发展,就是产业对接的两地利用双方的产业资源联合开发市场,即通过整合双方产业资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共同开发市场.
  三、产业对接的条件及效应分析
  产业对接不同于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初始的、粗放式的地区间产业合作,只要合作的区域有市场需求,就可以进行产业转移.由于忽略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相关产业的支撑以及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匹配与衔接,使得产业转移的效益大打折扣.产业对接是高级的、集约式的地区间产业合作,在具备产业对接条件基础上的产业合作会产生更好的效应.
  (一)产业对接的条件
  产业对接是建立在两国或地区产业级差基础之上的,产业级差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在产业发展上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产业发展成本级差
  企业选择投资区位考虑的成本要素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去主要考虑劳动力、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现在则考虑的是综合商务成本,商务成本包括三方面:生产要素成本,即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价格、水电价格等;经济环境成本,包括政府运行效率、市场规范程度、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企业承担的收费项目、信息获得程度等;社会性支出成本,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环境保护等.为了提高竞争力,企业在进行选址时,首选的是在商务成本低廉的地区进行投资.
  2.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级差
  产业技术水平级差是指产业的技术进步水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可以表现为产业的技术装备处于不同技术水平上,也可以表现在产业技术的生产要素密集度上.产业发展水平级差主要体现在产业自身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生命周期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产业形成期、成长期、强盛期和衰退期.
  区域间的产业对接可以依据两地区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在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处于相互衔接或相互补充的环节促成对接,有利于产业对接双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获得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3.产品差异产品差异
  是指基本相同、相互竞争且具有强可替代性的产品,其不同之处表现在产品的价格定位差异化、技术差异化、功能差异化和文化差异化;产品差异还可以表现在,同一产品按产品生命周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区域间产业对接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环境,确定所生产产品的价格和功能定位、技术水平和文化属性,实现不同地域产品的差异化和跨国企业的本土化经营战略,从而扩大市场空间.
  (二)产业对接的效应
  产业对接是产业转移的细化和延伸,产业对接能产生产业转移所带来的一切积极效应,在此基础上产业对接还有更积极的效应发挥.
  1.产业对接能够解决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的矛盾,从而提高产业对接的效率.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主要是由于区域间产业盲目转移造成的.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利润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在市场需求引导下,大量引入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率高的产业,导致同类、相同技术水平的产业规模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急剧膨胀,超出市场需求,形成资源浪费.产业对接的出发点是依据产业承接地的资源、产业结构特点和特定优势,通过产业对接实现与当地市场、产业结构的有效衔接,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定位更适合承接地的需求,使产业对接双方的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区域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对接效率明显提高.
  2.产业对接能够实现产业互补发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关联度.产业对接是基于不同地域的产业级差,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优势资源,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甚至产品也存在较大差异,从产业技术和产业结构衔接的角度,将不同地域的产业进行对接,提高了产业承接地的产业技术水平,使产业对接地区的产业关联度提升;根据参与产业对接地区的资源特色,生产适合地域特色的产品,提升了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
  3.产业对接能够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扩展市场空间.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成熟阶段的地区,通过产业贸易或产业投资将具有成熟技术工艺的产品与没有该产品或者该产品尚不成熟的地区进行对接,一方面使处于产品成熟阶段的地区不需要投入研发成本,就可以获得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的再次增殖,且对接地一般都是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在产品成本上获得新的优势;另一方面产业承接地由于没有该产品或该产品处于不成熟阶段,使得承接地不需要投入新的研发成本就可以获得该产品,在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同时,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