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和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
董爱玲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00;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内容摘要】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贡献,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能够延及今天,很大程度上不是靠众人的政治态度,而是靠马克思主义原初的学术力量。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来看待中国化理论的学术性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学术 意识形态 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9106(2010)10- 0009- 02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贡献,做出了两个方面的概括:其一,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其二,“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恩格斯的概括,对于研究、阐释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容而言,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关于“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宗旨则是“使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从根本上说,就是推进和深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和深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其次,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的“学术成果”而存在的。这具体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独到的发现”,也就是在学科意义上所形成的学术成果。在马克思那里“,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在各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即马克思的全部研究工作都是为了“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特别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而为了“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又在各个领域进行了“都不是浅尝辄止”的研究,并因而“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马克思的著作中,人们通常所指认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作为三个不同的学科体系存在的,而是作为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所指向的“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而存在的。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融汇着这三大批判,而且都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历史”———即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资本论》,是他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结晶,并真正地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学术性无疑是一个基础性原因。马克思所做出的学术成果远远超出了他那个时代的平均学术水准。盘点19 世纪的学术作品,《资本论》第一卷无疑是首屈一指的顶尖级代表作。没有行政力量的扶持,没有学术机构的依托,没有金钱势力的帮衬,没有新闻媒体的鼓吹,马克思的学说起于青萍之末,而终成影响人类历史的雄风巨响,如果不是因为它抢占了时代的学术制高点,是很难解释得通的。在那个时代,社会主义流派纷呈,先知豪杰层出不穷,为什么偏偏是马克思主义独领风骚,众多原因中至少有这条,那就是: 因为其他社会主义派别中无人写出在学术上够得上《资本论》水准的理论作品。
其实,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尽管马克思没有随即告诉大家如何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他用毕生的学术研究示范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它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__在阶级社会中, 由于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特殊利益抽象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通常是“虚假的意识”[3]。但从实践层面看,意识形态涉及到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与他人以及和包括他们自己的经济政治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的关系。意识形态的这种地位是从下述事实形成的,那就是它反映了一种社会形态的代理人、社会形态结构的承担者的生存条件与生活方式,也就是反映了他们与他们“生活”在其中那些条件的关系。
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代表所有这些代理人的活动,甚至使其与他们的生活经验难以区分。意识形态遍布在一个相对协调的整体中,这不仅是一种现实关系,而且也是一种幻想的关系,那就是说人们的现实关系对他们在幻想关系形式中的生存条件,亦即“观念的上层建筑”。这就意味着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同人生经验有关的,这种社会幻想关系所执行的是一种现实中的实际社会职能,并与人们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超党性”的虚伪态度,它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服务的,明确宣布要把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最终解放全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纵观人类历史,尽管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理论、学说,但没有一种理论能与马克思主义相媲美,没有一种理论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当时生产力和社会经济都相对落后的东方大国,对改变中国以至世界面貌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不断遭受各种诽谤、攻击、谩骂,但马克思主义真理如燧石一样,越敲击越光芒。“因为理解,所以信仰”这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研究态度。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们接受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不容质疑,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和言论依然是我们进行学习和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典。同时,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应用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强烈的批判特质,认识它的巨大开放性,我们也要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去不断丰富它、完善它。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是教条式地搬用,或者脱离实际地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去作抽象推论,或者用它的个别结论去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而是要深刻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4]
哲学社会科学要走出自己的路,要形成自己的话语环境,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反对各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要求,以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心,不断地进行理论的创新。在中国的马克思研究领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机械结合、简单相加,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形态,关键在于立足新时代、依托新实践,深入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以及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分析和研究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哲学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精神风韵,使之从实践形态上升到理论形态,从而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5]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研究理论来。
参考文献:[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意见[Z].2004.[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 卷)[C].人民出版社1991,234.__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