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习语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习语是由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成的,负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信息。本文将分析影响习语翻译的文化因素,探求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习语;翻译;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2
习语是某一语言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独特的固定的词组、短语和短句。它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以其多姿多彩的形式汇聚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因此,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只有文化因素处理得当,才能准确地翻译习语。
1.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汉英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中英两国历史文化背景更是迥然不同,千差万别,因此英汉习语之间更多呈现出的是巨大的文化差异。
1.1 自然环境的差异
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产生了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地处东半球,东临太平洋,每当东风吹来时,中华大地便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温暖、蓬勃向上”,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李白有诗云:“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而“西风”即指“秋风”,含有“萧瑟、悲凉”之意,如晏殊在《蝶恋花》中叹道“昨夜西风凋碧树”。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人们常以“东风”比喻革命力量,将“西风”比作反动势力,用“东风压倒西风”来表示革命力量对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季风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从大西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的最后一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还有些谚语如: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it’s neither good for man nor beast.(风起东方,人畜不安);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s at the best.(风起西方,气候最佳)等也显示了英国文化中“东风”和“西风”的不同内涵。
1.2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西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使得两个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从而借由各自习语体现出来。
中国以农立国,自古以来用牛耕地,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因此中国人对牛有深厚的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体现的就是这种情结。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以马耕地,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因此英国人多用马设喻。如: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dark horse(黑马,意指实力难测的竞争者或出人意料的优胜者)等。汉语中有“力大如牛”之说,译为英语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而不能是as strong as a bull。而汉语中的“吹牛”、“像老黄牛一样勤劳”和“牛不喝水强按头”则应分别译为“talk horse”,“work like a horse”和“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虽然喻义相似,但由于受到各自习俗的影响,英汉两个民族在表达时所引起的联想则各不相同。
1.3 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虽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
不熟悉中国历史,就不知道阿斗为何许人,更不清楚“扶不起的阿斗”之义,也就无法理解“乐不思蜀”一词的寓意。英语习语大多来自希腊神话和罗马故事、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或寓言故事,例如“Pandora’s box”源自希腊神话,意为“潘多拉之盒”,喻指“罪恶之源”;“meet one’s waterloo”源于法国皇帝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喻指“一败涂地”;“sour grape”出自《伊索寓言》,意即“酸葡萄”,比喻“因得不到而加以贬低的东西”。
1.4 宗教信仰的差异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宗教信仰同样深深地影响着习语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多教并存的国家,佛教道教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与此相关的习语很多,如“五体投地”、“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而西方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因此英语中存在大量来自《圣经》的习语,如“doubting Thomas”(多疑的托马斯,比喻“多疑的人”),“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喻指“争锋相对的报复”)。
以上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英汉习语的差别,直接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互译上的难度。这就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译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的语,还必须全面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2. 英汉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语言间的转换,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要想处理好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还应恰当灵活地使用以下翻译方法:
2.1 直译法
直译指在译文中保留原习语的民族色彩、语言风格和比喻形象的翻译方法。它是习语翻译中最常用的方法。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1) armed to the teeth 武装到牙齿
(2) That politician cries wolf in every speech he makes. 那个政客在他的每次演说中都喊狼来了。
(3) 纸老虎 paper tiger
(4)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and a long task proves a man’s heart.
使用直译法的目的是使译文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向译文读者介绍源语文化,并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
2.2 套译法
套译,亦称“套用”、“借用”或“借译”。 中英两种文化间虽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由于人类文化具有共同的范畴,所以两种语言在表达上也会产生巧合,有相当数量的英汉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近似,隐含意义也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原文习语可以在译文中找到与之对等或相似的习语,这样的习语就可以使用套译法进行互译,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5)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6) His uncle left him ?2000 and John is living for the time in a fool’s paradise. 约翰的叔叔留给他2000英镑,他眼下正做着黄粱美梦。
(7) 班门弄斧 teach fish to swim/teach one’s granny to suck eggs
(8) 既然他干得那么好,他干吗要整天自吹自擂呢?If he’s so successful, why does he have to keep blowing his own trumpet?
使用套译法的习语虽然其意象发生了变化,而原文的意义却基本未变。与直译法相比,这种译法的优点是:译文不留翻译痕迹,读来让人觉得是地道的本国语。
2.3 意译法
有些习语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时无法直译,也无法找到同义的习语套用,勉强使用的话,只会产生风格不符和意义扭曲等问题,读者无法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使用意译法,化去原文中的意象,译出其核心意义,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9)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大雨倾盆。
(10) 天有不测风云。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意译法虽然牺牲了原文的文化意象,但总比强行直译或套译而得到僵死、荒唐的译文要好得多。
2.4 结合法
为了完整地表现习语的形式结构和意义,有时需要把直译、套译或意译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直译或套译其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然后采用意译的方法表现其内在的涵义,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种方法的长处,从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11) cut one’s coat according to one’s cloth 看布裁衣——量入为出
(12) 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One monk, two buckets; two monks, one bucket; three monks, no bucket, no water — more hands, less work.
以上译文都采用直译或套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
3. 结语
习语翻译是项相当复杂的工作,译者在从事语言文字转换的过程,必须做到谨慎而又不失灵活,切不可望文生义,也不可生搬硬套;同时还应加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和归纳,把翻译技巧建立在对具体情况的仔细分析上,力求做到形神兼备,忠实准确地传达文化信息。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习语汉译英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梅德明 高级口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